高能所召開慶祝大會歡慶建所四十周年華誕
  2013年2月1日上午,高能所召開慶祝大會,歡慶建所四十周年華誕。原航空航天工業(yè)部部長林宗棠、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周成奎、高能所第一任黨委書記李滔、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、中科院基礎科...【全文】
 
  為中國高能物理盡微薄之力(李政道)
  改革開放的一次實踐——憶小平同志親自關懷下的...
  我的高能加速夢(方守賢)
  五十載回首——我和高能物理(黃濤)
  高能起步時的往事回首(鄭志鵬)
  心中的科學院 心中的對撞機(張闖)
 
 
 
·所慶四十周年慶祝大會網(wǎng)絡直播
·關于所慶活動的通知
·關于舉辦“我與高能所”主題征文活動的通知
·關于征集高能所歷史照片的通知
更多>>
 
 
   
 
王貽芳所長

2013年2月1日,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將迎來四十周年華誕。歷經(jīng)四十年的發(fā)展,高能所逐步形成了粒子物理、先進加速器物理和技術以及先進射線技術和應用三個重點研究領域,具有依托大科學裝置、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優(yōu)勢,成為具有國際影響的大型研究基地,在國家創(chuàng)新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
回顧過去,1972年9月11日,周恩來總理對高能物理研究和高能加速器的預制研究工作作了批示:"這件事不能再延遲了。" 1988年10月24日,鄧小平同志視察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,發(fā)表了"中國必須在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"的重要講話。歷經(jīng)四十年的發(fā)展,高能所已在大科學裝置建造與運行、基礎研究、應用基礎研究以及技術轉(zhuǎn)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。高能所人秉承團結(jié)、唯實、創(chuàng)新、奉獻的精神,銳意進取,不斷開拓,始終為推動中國高能物理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不懈努力。

展望未來,高能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(zhàn),我們將以所慶四十周年為契機,圍繞國家科技發(fā)展的戰(zhàn)略需求,立足世界科技前沿,努力提升自主創(chuàng)新能力,朝著"建成國際一流的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和大型綜合性多學科研究中心"的目標不斷邁進,為推動我國的科技進步做出更大貢獻。

 
 
 
 
   
   
 
 
 
 
   
 
·高能所召開慶祝大會歡慶建所四十周年華誕
·砥礪奮進,鑄造輝煌明天——王貽芳
·繼承和發(fā)揚老一輩科學家獻身科學熱愛祖...
·以高能所為平臺,為國家盡微薄之力——...
更多內(nèi)容請點擊>>
·高能所舉辦紀念周恩來總理批示40周年座談會
·四十載回望
·紀念周總理題詞40周年
·紀念周恩來總理一九七二年九月十一日關...
更多內(nèi)容請點擊>>
 
   
  更多>>  
 
 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賀信
 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賀信
  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賀信
  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賀信
  中國科學院基礎科學局賀信
  中國電子學會、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賀信
  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
 
   
  更多>>  
 
  沁園春 高能所四十華誕(王煥玉)
  “對撞機”從天安門前駛過(李春明)
  我與高能所(畢亞杰)
  我與高能所35年的教育情懷(徐躍)
  高能所的PPF(鐘元元)
  高能所使我夢想成真(張闖)
 
 
 
 
  更多>>
 

  1973年2月1日  1973年2月1日,根據(jù)周恩來總理批示同意的二機部、中國科學院《關于高能物理研究和高能加速器預制研究的報告》,在原子能研究所一部的基礎上成立"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",所長張文裕。

  1978年9月1日  高能所恢復研究生招生,錄取首批研究生。

  1982年12月17日  我國第一臺自行設計、制造的質(zhì)子直線加速器首次引出能量為10兆電子伏的質(zhì)子束流,脈沖流強達到14mA。  

  1984年10月7日  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破土動工,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為工程奠基。

   
  更多>>  
 
  為中國高能物理盡微薄之力(李政道)
  改革開放的一次實踐——憶小平同志親自關懷下的北京正負電...
  我的高能加速夢(方守賢)
  五十載回首——我和高能物理(黃濤)
  高能起步時的往事回首(鄭志鵬)
  心中的科學院 心中的對撞機(張闖)
  高能物理學發(fā)展的回顧與展望(上,朱洪元)
  高能物理學發(fā)展的回顧與展望(下,朱洪元)
 
   
  更多>>  
 
  張文裕先生追求科學真理、獻身祖國科學事業(yè)的光輝一生(霍...
  紀念朱洪元先生(冼鼎昌)
  記朱洪元教授在粒子物理學的貢獻(何祚庥)
  從長城牌鉛筆到反物質(zhì) 憶父親趙忠堯(趙維志)
  真誠的愛國者 優(yōu)秀的科學家----紀念肖健先生(霍安祥 李惕碚)
  我國第一代女核物理學家——何澤慧(趙洪明)
  我永遠的老師-何澤慧先生(馬宇蒨)
  我的人生旅途(謝家麟)
 
 
 
 
 
 
   
 
 
   
 
 
   
 
 
     
 
 
?2012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版權所有
本頁面由高能所所辦公室制作維護
地址:石景山區(qū)玉泉路19號乙  Email:ihep@ihep.ac.cn